鸟哥笔记不行了?不意外,正常命运曲线

封面图来自于 《苏里南》剧照

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文章,是鸟哥笔记创始人的一个文章,说是鸟哥笔记不行了,快坚持不住了,云云。。。

他们的现状是:

15人团队,每年200-250万人力成本,房租水电之类20万,过去12年里每年平均亏损400万。。。。

粗看了一遍,说说我的个人看法

 

1、12年,每年亏损400万

真他妈有钱啊,不知道他们主营业务是啥,哪来这么多钱,这个团队老板家底很厚实啊

2、鸟哥笔记 是干啥的?

大概有点像聚焦于营销品牌公关之类领域的一个垂类媒体吧。其实虎嗅、钛媒体、36氪早期聚焦TMT,后期早就变成泛商业媒体了,内容变成大杂烩了,无非是为了有个流量,再有个给广告主一个合作的话题点

3、为什么鸟哥笔记干不下去了?

其实我觉得,应该问一个问题:你凭啥能活下去?

自媒体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,这类媒体的价值本来也同步下降了,加上鸟哥笔记是聚焦营销方向的,更难了。

疫情这几年,公关公司、媒体、自媒体的收入都在下滑,2022年自媒体普遍收入下滑50%左右,公关一哥蓝色光标财报大家可以去看看。

4、营销公关生态圈已经躺平了

准确地说,是公关投放生态已经半躺平了,除了一些非常牛逼的企业,大多数企业公关宣传的自驱力和预算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。

如果疫情一直这么下去,生态不会立马转好,等开完大会,看看情况吧。

如果公关总监、营销总监们的投放被老板们卡住了,那么,谁也没办法,毕竟企业也要吃饭,不可能在市场投放转化率低的时候还去傻乎乎滴投放。

5、xx万粉丝xx流量,并没有议价能力

这个年头,网红太多,大V太多,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,随随便便就拿到甲方投放,比较难了,垂类媒体更难了,尤其是远离业务贡献场景的垂类媒体。

只有深入到产业的垂类媒体,才能活下去。很多时候,你投入再多、养人再多,你并没有流量或舆论的主导权,大平台的算法推荐不是你说了算的,xx万粉丝xx流量并不比自媒体更有效。当然,自媒体竞争也很激烈。

6、线下活动撬动品牌合作,失效了

有看到,鸟哥笔记也在做线下活动。线下活动是撬动用户忠诚度、品牌深度合作的一个很好的通路,但是,疫情期间,这条通路并不是太通畅,变现效率也是非常低下的。

7、给鸟哥笔记的建议

谈不上建议,他们折腾的还行,至少营收、亏损额都挺高,比我们科技先生 高很多.

个人看法,顺势而为,开源开不动,就节流,鸟哥笔记15个人太多了,3-5个人足矣,毕竟不是原创为主的站点,要那么多人干嘛?还有一个维度,降薪,全职改为兼职远程。

找投资之类,也是个办法,如果善于忽悠的话。当然,我个人觉得这类平台的投资价值不高。

活下去,活下去,比什么都重要,这是一个收缩周期。

柳华芳
柳华芳

奔向光明之地

文章: 1233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
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

0 评论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